影视广告中的声音和时间
2015-07-18
2235
声音和光一样,在影视广告语言中也是塑造空间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塑造画面外空间方面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画面中的人物与银幕外的人对话就是很好的例子,画外的声音则可以塑造更加广阔、更加丰富的空间。
电影在1895年诞生以后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的默片时期。但在默片时期,为了适应人们感知客观事物的习惯,同时也为掩盖放映机的噪声,在放映影片的时候总有乐队、钢琴或唱片为之伴奏。因此,难怪有人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并没有真正、完全的默片时代。
这也正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们总是希望给电影的视觉元素增加一点听觉上的东西,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因为人们的视觉空间总是和声音联系在一起的,生活本身就充满着声音,一个完全没有声音的空间,总会使人感觉不具体、不真实。
为此,不少人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终于在1927年摄制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美国的《爵士歌王》。
在默片时期由于没有声音的帮助,故事情节的表现只能依靠画面,所以每部影片平均要有2000多个镜头,有的竟然高达3000多个镜头。
而声音出现以后,每部电影的镜头数便一下子降到了500-700个左右。可见声音在传达讯息、表现情节方面,起了多么大的作用!在电视广告中,声音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因为一条影视广告片的时间,比一般的电视节目或影片又不知要短多少倍。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声音自然是影视广告表现的重大课题。
影视广告中的声音是由人声、音响、音乐三个部分构成的,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的是画面与声音的关系问题,即如何正确对待视与听两方面结合的问题。
在一部影视广告片中决不能简单、机械地强调以谁为主,或以谁为辅,关键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者要很好地配合。更确切地说,视觉与听觉这两者要相互融合,应该做到与人们观察、辨析事物的行为方式完全吻合。
这一点只要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并不难理解,因为我们随时随地都是极度灵活地使用自己的眼睛与耳朵的,绝无首先考虑主次之分。多年来的影视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声音会改变画面的性质,画面也会使声音变形。两者的关系如影随形,相互支撑,但又变化无穷,有着无限的生命力。